法国印象派著名画家莫奈 Claude MONET 的故居位于巴黎以西70公里处的维尔农镇。他43岁时搬入此宅,在此生活了43年,直到1926年去世。

在隐居于此的过程中,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不仅成为印象派之父,也成为现代绘画的先驱。

继莫奈之后,自1887年至20世纪初,大批画家(前后有一百多位),搬至此地,使吉维尼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村。1992 年,美国企业家和收藏家丹尼尔J·泰拉在该村建造了美国艺术博物馆,陈列着上个世纪之交生活于该村的美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


二战期间,莫奈故居严重荒废,继承家产的莫奈的儿子米歇尔无力修复,遂于1966年将其捐赠给国家美术学院。

莫奈生前酷爱日本艺术,尤爱收藏浮世绘。1862年的世界博览会将浮世绘介绍至欧洲,收藏浮世绘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每位印象派画家都有自己的藏品。因此,日本人来法国也必到吉维尼。


莫奈故居的花园从早春到晚秋,与印象派的绘画一样永远是姹紫嫣红。花园里奇花异卉品种之多,配色之完美,随着季节轮替变换着色彩,犹如画家的调色盘,五彩缤纷。



莫奈的园子包括两部分,即花园和水园。花园又称诺曼底园,位于房前,呈长方形,占地约一公顷,原为菜园和果园。


水园是一个人工湖,岸边种满了垂柳和竹林,树木参天,曲径通幽,几座绿色小桥跨于如镜的池水之上,水园的规划处处流露着日本园林的影子,给人一种参禅入定之感。水园中种满了睡莲。水园中的桥和睡莲是莫奈作品日本桥系列和睡莲系列的原型。

园中有一些古旧而别致的房屋,宁静而狭窄的街道。


花园是莫奈花几十年心血创造的“自然画作”,而大师又从这片“自然画作”中源源不断汲取灵感,尽情地在画布上挥洒出一幅幅传世名画,如数十幅“睡莲”系列画等。这座因花园美誉而驰名遐迩的故居,每年吸引了30多万游客,其中一半以上是远道慕名而来的外国观光客。



要理解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最重要的是理解他这个人。我们先绕个远,再回来说。


我国南朝时候有个人叫宗炳,他这个人喜欢旅游。《南史·宗炳传》说他“好山水,爱远游……眷恋庐、衡,不知老之将至。”后来他年纪大了,走不动了,自己感慨道:“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具体来说,就是“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把去过的地方画出来,放家里挂着,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后来有个叫郭熙的人,写了一本书叫《林泉高致》,这本书是讲山水画的。他在开篇谈到,人们为什么喜欢山水画呢?总的来说,就是日常生活或者太枯燥,或者太闹心。而出去玩呢,则有好山好水好心情。而山水画呢,则要替代山水,让人在看画的时候,精神世界就进入到画中的山水去玩,等玩出来以后,也就在精神上享受了好山好水,获得了好心情了。 “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他说的就是这么个事儿。


莫奈的状况和宗炳是有相似之处。大家看莫奈年轻画的画,主要是这种:

1.jpg

还有这种:

2.jpg

但是到了晚年,就变成了这种:

3.jpg

还有这种:

4.jpg

他用笔越来越粗犷,颜色越来越潇洒。但是总的来说,年纪大了,走不动了。莫奈在1883年拖家带口搬去了巴黎北部的农村吉维尼,这小地方当年只有279个居民。他拿22000法郎买了一个大宅子,然后就开始心花怒放地栽花种地。从那以后,这片小天地就几乎成了难以远行的莫奈的全部世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近身体状况还行,也想画画……我甚至想画点大画,我在地下室找到些旧草稿,克列孟梭看到后很是喜欢。总之,但愿,你们很快就能看到它们。”(C. Monet, 1914, quoted in R. Kendall (ed.), Monet by himself: Paintings, drawings, pastels, letters, London, 1989, p. 247)


从那以后,莫奈就“我一天到头和这些画布打交道。画了一张又一张,有些颜色在前几天画的时候消失了,调不出来了,可是画着画着又突然出来了。当我以为我捕捉到一种颜色时,我尽全力把它落实到画布上,可是它来去无踪,刚出现,就消失了,呈现出另一种我等待了好几天,想画在另外一张画上的奇妙颜色。所以我一天到头停不下来!”  (R. Gimpel, quoted in C. Stuckey (ed.), Monet: A Retrospective, New York, 1985, p. 307).


经过这种精神状态创作出来的作品,会让我们在看的时候也不知道眼睛应该往哪儿搁。仿佛哪里都值得一看,而我们的眼神又不会永远注目于一点。我们的目光,就像是莫奈自己一样,一会儿看这,一会儿看那,迷醉于变化万千的光与影中。如果我们可以画出一个人看画时目光焦点的变动,那么看睡莲的时候一定是目光到处乱窜的。(如果这个不好理解的话,大家比对一下伦勃朗的作品,看看目光停留在何处?)而当年,他的作品也给观众同样的感受。1918年,René Gimpel拜访莫奈的工作室,他回忆道:“我们面对着一个奇怪的艺术奇观:二十多张画一张挨一张地围成一个圆圈,我们则置身其中。所有作品都有差不多一米八宽,一米二高。画面上画的全是水面和睡莲,光和天空。在这水天相接的画面中,我难以分辨该从哪张画开始看,或是到哪里算结束。那感觉像是看到了混沌初分的一刻,是如此神秘、富有诗意、如此美妙得不真实。”(引文同上)


这不恰恰就是郭熙所说的可以看可以玩可以纵情其中的画作吗?在各位知友的答案中,无论照片还是回忆,也多有沉醉其中的经验。“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莫奈为人们创造了这样美妙的世界,特别是如Norton Simon一般的大收藏家,恐怕更心有戚戚焉。花几千万就能买到一个美丽世界,一点儿也不贵。


因此我们可以说,尽管花园这一题材为众多印象派艺术家乃至各派先师均有涉猎,但“在众多的印象主义者中,莫奈的《睡莲》系列独树一帜,产生了极其广泛且深入人心的影响,无可争议地成为了现代主义时代的先声。” (Edit Robert L. Herbert, Impressionism: Art, Leisure, and Parisian Society, New Haven, 1988, p. 259)





另附:伦勃朗作品,是另一种“引人入画”,附图一张,供大家比对。


5.jpg


-以上文字来源于知乎,作者:翁昕-



基于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兴趣,刚好借此题把一些我了解的内容串起来,只是我所知的内容是源于后人写的画传以及总结的艺术史,也许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另外因为水平有限,难免会有理解上的偏差,欢迎讨论指正。最后会侧重描述莫奈,希望各位有耐心读完。

我试图把这些人的形象联接在一起勾勒,首先要提到马奈。马奈在1863年作了一幅画《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选沙龙”展出后一举成名。这幅画除了在构图、空间表现上有创新之外,在绘画技法方面有着开拓性的创新,用平涂的色块代替学院派绘画中的精细描绘,远处的风景只用稀疏的笔法点到即止,或者干脆只用色彩对比来表现,这是传统学院派所不能接受的。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画家深受触动,此后他们加入到马奈的圈子经常在咖啡馆一起讨论新艺术观。虽然马奈一直拒绝参加印象派大展,但他对印象派的提携造就了其后来的繁荣。19世纪60年代中期巴黎某个咖啡馆印象派画家的聚会场景:马奈是中心人物,德加和马奈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趣旨相合,是马奈的好朋友。毕沙罗虽然在这里是最年长的,看起来温和,但争论起来也充满着激情。塞尚如果在一定会和毕沙罗坐在一起,他因为腼腆还一口南方口音经常被大家嘲讽,多亏有毕沙罗为他解围。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耶年龄相仿最早形成四人组,在四人组里莫奈是核心,他们代表着年轻一派。画家们除了切磋和谈论新艺术,也少不了义愤填膺地骂沙龙,谁叫他们太年轻、出道晚、又没按照学院派的路数绘画沙龙没给他们什么机会呢,只好互相鼓励抱团取暖。年龄上从长到幼依次:毕沙罗(1830-1903)、马奈(1832-1883)、德加(1834-1917)、塞尚(1839-1906)、西斯莱(1839-1899)、莫奈(1840-1926)、雷诺阿(1841-1919)、巴齐耶(1841-1870)。毕沙罗最长,莫奈活得最久。

不得不插进来印象派大展,它最先是为了对抗沙龙画展,被莫奈提议进行的,时间在沙龙画展前两星期作为独立群体展出。早先的目的是因为莫奈这些新派年轻画家在沙龙画展几乎没什么机会入选,如果只依赖沙龙画展他们就没有机会和公众见面,没有名气,就卖不了画。其实莫奈和毕沙罗是要依靠卖画来维持生计的。印象派大展一共举办了八次,第一次是在1874年,集结了一批画家、艺术家、雕塑家和雕刻家一共160多幅作品参展。莫奈以《印象日出》(1872)展出,也因此这个团体以印象主义者被记入历史。第二次在1876年,塞尚因为抱着参加沙龙展的希望没参加印象派大展。第三次1877年,因为参加人数比较少,所以每个参展画家有机会展出更多的作品,莫奈30幅,德加25幅,雷诺阿20幅,毕沙罗22幅,这次展览水准齐整,观众反应稍好。到第四次(1880)展览的时候,有些人不坚定了,希望能得到沙龙主流的认可,比如雷诺阿和西斯莱参加了沙龙画展,而毕沙罗则介绍了高更(1848-1903)参加画展。第五次(1880)只召集到几个老会员有毕沙罗、德加等,其他人宁愿再次尝试入选沙龙碰运气。第六次(1881)参展的人数最少,莫奈和雷诺阿放弃了这个展览。第七次(1882)在毕沙罗的劝说下,莫奈、雷诺阿、高更、西斯莱都参加了大展,由于德加和高更的争执导致德加缺席。第七次是水准最平均的一次,莫奈参展了35幅作品。第八次(1886)由于毕沙罗坚持邀请修拉(分色点描画法)加入,和大家引起了分歧,莫奈因为画展背离了他原来的思想,所以没有参加。毕沙罗是唯一出齐八次大展的人,德加参加了七次。
(参考了毕沙罗画传、莫奈画传内容)

莫奈比较坚持自己,是个坚定的写实主义画家。他强调一定要忠实描绘自然,一直致力于捕捉飞逝的片刻,是个极端的印象主义者。塞尚形容莫奈:“他只不过有一双大眼睛,但却是多么奇特的眼睛!”

现在说说莫奈的经历。他出生在法国巴黎,在诺曼底海边长大。18岁受布丹的指引决定做一名画家。19岁在巴黎经布丹介绍,认识巴比松派画家,进入巴比松派画家指导的瑞士美术学院,认识了毕沙罗,开始和写实主义的艺术家来往。20岁入伍22岁因病退伍回到故乡哈佛港,然后到巴黎进入格莱尔画室认识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耶。26岁《绿衣女人》参加沙龙展,27岁《庭院中的女人》落选沙龙。1870年30岁时到伦敦参加第一届法国美术家协会展览。1871年在伦敦遇到避难的毕沙罗,后经荷兰回国,发现日本的浮世绘版画,买下数幅,开始对日本浮世绘感兴趣。1872年在哈佛港作画,画了《印象日出》。1874年到1882年参加印象派大展。1884年开始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作画。1886年参加美国印象主义大展。1889年他和罗丹在巴黎举办联展获得成功。1890在吉维尼买了一个大房子修建水上花园,开始画睡莲和日本桥。1890年着手画“白杨木”、“麦草堆”连作,这一年梵高自杀。1892年画“卢昂大教堂”连作。1895年旅行挪威。1899年夏天画“睡莲”连作,秋天在伦敦与泰晤士河畔作画。1900年因为白内障一只眼睛暂时失明。1906年继续画“睡莲”系列作品。1908-1912年开始威尼斯的连作画。1912视力恶化,1914-1916年开始画大型睡莲壁画。1922年另一只眼睛也因白内障濒临失明,不得不放弃作画。1923手术恢复部分视力,再次拿起画笔直到去世。(此段基于莫奈画传加工)

由于孩童时期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一生偏爱“水”的题材。莫奈被称为“水中的拉斐尔”,他对于水和色彩的表现有着杰出的成就。作为印象派大师,少不了对“光”的热爱,他不断探索光影下的自然景物,对同一主题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作画,以捕捉光影的变化对自然景物的气氛影响。他绘画的方式是把细节简化和单纯化,使我们更关注意象而非繁复的细节。描绘水的移动性,莫奈的笔触直而奔放。他的大笔触可以增进绘画的进度,捕捉到瞬间的印象,使绘画更接近于真实。莫奈非常注重对光源下的自然的描绘,他的画能很清楚地显示光的来源,莫奈笔下的人和自然在光影下是互相辉映融为一体的。为了使光的表现更真实,他加重了阴影对比的强度。比如同样是《青蛙塘》(1869),雷诺阿和莫奈就有不同的描绘手法。


雷诺阿《青蛙塘》
6.jpg

莫奈《青蛙塘》
7.jpg

比起其他人,莫奈把考察物体表面在不同时间、不同空气状态下的反光特点的变化性质更推进了一步,他制定了严格的方案来画连作画。比如干草堆和卢昂大教堂系列。
吉维尼的干草堆(1984 )
8.jpg

请一定点开大图看,太美了!

莫奈晚年很恋家,一方面是身体状况视力问题,一方面是他的亲人相继减少希望更多地和家人在一起。花园外的世界一直不太平,所以他更愿意留在家中做画。

莫奈在印象派画家中活得最久,而那时候现代主义绘画已经出现,野兽主义1905年,立体派1907年,达达主义1915年,1924年超现实主义,所以莫奈见证了印象派的没落和新兴画派的兴起。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印象主义,在家中描绘水、睡莲、日本桥,研究对光的处理。他早期的画是对熟悉事物的简洁描述,而到了晚期作品就复杂多了,因为身处小空间和狭窄视角,有清晰边界和几种固定的色彩,反而他的笔触和色彩更倾向描绘广阔无边的景色,景物之间分不出边界,绵绵不绝的感觉。这是不是也反应出他身体状况不佳只能局限在小空间作画的纠结和苦闷的心境呢。1899年他开始画睡莲,到1926年他只能在卧室窗口观望大花园作画。

关于日本浮世绘对莫奈的影响,我直接把评论里 @张佳玮 的内容贴在这里供参考。

这幅画肯定最有名。
9.jpg
然后吉维尼的桥和莲园都是日式风格。
浮世绘因为是印刷式画法,更平面化,更讲究大面积色块,当然还有东西方透视法的不同,这些都在后来的莫奈画里有体现。
实际上他1907年之后的睡莲画里不再有天空,纯粹是水面图纹时,有说法就认为他这种纯平面装饰性的做法是从浮世绘里学来的。
梵高是学歌川广重就不提了,但梵高知道歌川广重,也是1886-88那些年在巴黎接触了印象派这拨人的缘故。浮世绘在他们那组人里简直是代代相传的秘密。
哦对了,莫奈还有一个学浮世绘的大证据。
10.jpg
这幅是葛饰北斋的。
11.jpg
这幅是莫奈1866年前后的。


1918-1924年这个阶段的画,因为他的白内障导致的视力障碍,他的画也越来越混杂难以分辨边界。想想,1900年一只眼失明,1912年视力恶化,1922年另一只眼也几近失明,他后来的20多年一直在和视力做斗争,失去了塞尚描述的“看自然的大眼睛”,作为一个写实主义画家,着实是非常悲哀的事。
日本桥和睡莲(1899)
12.jpg

13.jpg

一定要点开看大图哦,会震撼的。我个人比较喜欢1900年前的日本桥系列,是他的巅峰之作。

日本桥(1918-1924)几乎失明时的作品,由于视力模糊,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许多作品缺乏细节,变得非常抽象,色彩也十分强烈。他对此也非常不满意,摧毁了许多作品。
14.jpg
关于晚年的睡莲,这个纪录片里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莫奈不肯离家,宁愿死在自己的画作前,整个世界都动荡不安时,莫奈躲进了自己的画室。当他在家中作画时,他心里其实很担心自己的儿子,还有在前线战死的人们,也忧心自己生命的意义。他在一封信中写到:看到那么多人为国捐躯,我怎能还在考虑用哪种颜色或者笔法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欣赏这些莲花作品时,要知道这些作品沁满了当时的惊惧与创伤。他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将情绪尽情宣泄在作品上,所有的规则都被抛开,色调变得非常厚重或者深沉,油彩切过整个画布,画上的物体紧紧相嵌,有时整个图上几乎看不到水,就象现实世界中的天翻地覆,

15.jpg

(1914-1917)


-以上文字来源于知乎,作者:maggie-





"独自沉醉是沉,一起沉醉才是醉。" (照片源自Loving Monet
16.jpg

Photo and caption by Gilbert Sape

It was a quick trip to MoMA and with only one hour to spare, I knew what I wanted to see: Monet's. I was admiring his Water Lilies from afar when a couple came into my sight. The texture of their clothes and hair blended with the painting. Their presence exuded admiration for each other and Monet's. I quickly took out my camera to capture a few shots.

即使看过原作,但我一直不是很喜欢Monet的Nymphéas系列,直到看到上面这张照片之后,好感增加了很多。


Nymphéas但不是我心目中Monet最好的创作主题,我更喜欢Venezia和Londres系列,威尼斯的水和伦敦的雾和Monet的作品气质珠联璧合。技术分析我就免了吧,所以说怎么评价Monet的睡莲系列,我只能说在折腾了那么多年之后,Monet最终在Giverny的小花园里开始养老了,睡莲算作是Monet晚年身体抱恙行动不便的集大成之作。

Monet的画吧,怎么说呢,同一个motif会创作N多幅,彼此之间还都很相像,真的是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想研究明白,我告诉大家一个技巧,就是利用Wildenstein编撰的Monet的Catalogue Raisonné中的序列号,统一以W开头(Wildenstein的缩写,这个人很牛,有兴趣可以谷歌一下)。

Monet的睡莲在拍卖会上也不是完全的“保险”牌。最近两年就流拍了两幅,可能是因为中国土豪没有去买的缘故吧。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684), 1906, 估价£30,000,000 - £40,000,000, 流拍。 (2010/06/23, Christie's LDN7857, Lot 14, bought in)
此画曾于2000年5月8日在纽约佳士得以$20,906,000成交。
17.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792), 1917, £17,000,000 - £24,000,000, 流拍。(2011/06/21, Christie's LDN7974, Lot 31, bought in)
此画曾于2004年6月21日在伦敦苏富比以£4,205,600成交。

18.jpg

最后来看看拍的最贵的10幅睡莲。
Claude Monet - Le Bassin aux Nymphéas (W1890), 1919, £40,921,250 (20080624, Christie's LDN7599, Lot 16, $80,451,178)
19.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672), 1905, $43,762,500 (20121107, Christie's NY2594, Lot 41)
20.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662), 1904, £18,500,000 (20070619, Sotheby's L07007, Lot 7, $36,724,350)
21.jpg

Claude Monet - Le Bassin Aux Nymphéas (W1892), 1917, $24,722,500 (20101102, Sotheby's N08675, Lot 13)
22.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686), 1906, $22,552,500 (19991108, Christie's NY9220, Lot 127)
23.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684), 1906, $20,906,000 (20000508, Christie's NY9350, Lot 21)
24.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685), 1906, £13,481,650 (20020624, Sotheby's L02005, Lot 6, $20,194,200)
25.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W1686), 1906, $18,709,500 (20021105, Sotheby's N07838, Lot 12)
26.jpg

Claude Monet - Le Bassin aux Nymphéas (W1897), 1919, $16,808,000 (20040506, Sotheby's N07990, Lot 133)
27.jpg

Claude Monet - Nymphéas Avec Reflets de Hautes Herbes (W1782), 1914-17, £9,001,250 (20130205, Sotheby's L13002, Lot 20, $14,162,567)
28.jpg

-以上文字来源于知乎,作者:artsy-

开放时间以及日期:

开放时间.jpg

3月29至11月1日全天开放 
每天9h30 至 18h00


门票:

门票.png


网上提前订票:

  • 成人票 : 9,50 欧元

  • 7岁以下儿童 : 免费

  • 12岁以下儿童及学生: 6,00 欧元

  • 残疾人 : 5,00 欧元

  • 管理费 : 0.50 欧元

现场买票:

  • 成人票 : 9,50 欧元

  • 7岁以下儿童 : 免费

  • 12岁以下儿童及学生: 5,00 欧元

  • 残疾人 : 4,00 欧元


团队带导游参观(1至19人) :

  • 参观时长1h15

  • 语言:英语、法语、德语

  • 票价包括 :

  • 1至4人 :   总共100欧元.

  • 4至11人 :   25 欧元每人.

  • 12至19人 : 175 欧元 + 9,50 欧/人.


20人及以上团 :

  • 成人: 7,50 欧元

  • 残疾人 : 4,00 欧元

  • 12岁以下儿童: 5,00 欧元

  • 学生 : 5,00 欧元

导游餐馆服务需提前订票


如何到达:

如何到达.jpg


莫奈花园位于巴黎西北方向88公里,属于上诺曼底省。


最普遍的公共交通方式是从Gare Saint Lazare乘坐火车大约45分钟到达Vernon。(请记得上火车前去黄色机器检票。)


再坐衔接大巴去Giverny。当然也可以租用自行车,火车站对面就有,大约14欧一天。


如果您有Navigo,可以坐车到 mante la jolie下车,在买票到Verson这样来回可以省14欧元。

火车票:14欧(浮动) Paris--Vernon往返


衔接大巴:  5欧 Vernon--Giverny往返

周末人是特别多,建议提前买好票,或者提前到火车站留足时间购票。


不过自驾是比较推荐的方式。方便,快捷。


GPS导航地址:


门牌号:84

路名:rue Claude Monet 

邮政编码:27620 

城市名称:Giverny 

国家:法国



如有您有语言等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我们会帮您免费查询。


newshare.jpg



法国城市
~城市(地区)简介,生活实用信息~
  • Oradour-sur-Glane 村的记忆-屠杀村
    奥拉杜尔大屠杀的发生地。
  • 象鼻山 Etretat
    法国的象鼻山位于诺曼底地区的Etretat小镇,距离巴黎200多公里,法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Etretat是上诺曼底省(诺曼底省分为上下)的沿英吉利海峡的小镇。
  • 肖蒙城堡
    在卢瓦河畔肖蒙领地上即可参观肖蒙城堡,又能体验国际园林节的热烈气氛。卢瓦河畔肖蒙城堡(15世纪-19世纪) 和风景园林给您带来惊喜